karlaong:
這個週末,因為化療的副作用而不舒服。但是有許多美好的事。月梅牧師與阮昭明老師來訪,又拎了水鄉老雞來。昭文回來,細心地為我用老雞湯與南瓜等蔬菜,煮了好吃的麥片粥。朋友們總是不斷地捎來關心的信息,讓我沒有一刻覺得自己是孤單奮鬥著。家人小聚,禮拜一清晨到仁義潭散步。能看到山,心裡就舒坦快樂。
karlaong:
琪美表姐說,我是從水中被拉了起來。的確,現在回想起來,才警覺,在回到台灣時,整個人是在一種溺水的狀態,整個肺都充滿水。很久沒有畫水彩,今天看了昭文的分享,又讀了琪美表姐的信,決心要把這段旅程畫畫看。也許這幅可以叫做:「泅泳於我自身」?
karlaong:
有上帝國精神的愛餐(舊文一篇,節錄自「初代教會精神仍在」,《櫸樹裡的基督》)伊鳳(Ivoni Richter Reimer)是一位巴西信義宗的女牧師。她在德國拿到神學博士之後,回到里約熱內廬,在一個普通的信義宗教會牧會。從她的教會望出去,可以看到貧民窟的叢結,沿著有名的糖麵包山,不斷往上發展。失業的人﹑農地被奪的人,從其它省份湧入里約,他們或住在塑膠布所搭的小棚屋,或住在像蜘蛛巢城一般的違章建築裡。失業﹑失學﹑饑餓﹑酗酒﹑強暴等問題,圍困著狹小的生活空間。這個貧民窟是伊鳳生活裡,最鮮活的事,她不能逃躲。伊